close
羅望子(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羅望子
- 拉丁學名:tamarindus indica l.
- 別稱:酸角、酸豆、羅晃子、甜目坎等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豆目
- 科:蘇木科
- 亞科:蘇木亞科
- 屬:酸豆屬
- 亞屬:酸角屬
- 種:羅望子
- 分布區域:原產印度及熱帶非洲,
簡介
羅望子,別名:酸角、酸豆、羅晃子、甜目坎等,拉丁文名tamarindus indica l.,為蘇木科羅晃子屬常綠喬木。原產印度及熱帶非洲,1900年引進台灣,東南亞國家將羅望子入菜,但在台灣均栽培為觀賞樹。羅望子非但是調味料,還是水果的一種。中國廣州等省區有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羅望子可高達25m,樹皮縱裂;莢果肥厚,扁圓筒狀,外果皮薄脆,中果皮厚肉質;種子橢圓狀,每果中含3~10粒,深褐色,具光澤。 羅望子狀如豆莢,味道酸中帶甜,成熟後的豆莢呈紅色,去莢去子後擠壓成一塊塊的磚頭狀,即可等待出售。市面上常見有磚狀、片狀、粉末與濃縮的果肉。其中以磚狀保存原味最甚,又以來自泰國的為上等貨,挑選時可以用手輕輕摸一摸,柔軟的才會濕潤有味。
生長習性
羅望子最適宜在溫度高、日照長、氣候乾燥,乾濕季節分明的地區生長。正常生長發育、開花結果需要在平均10℃以上,年積溫7500℃左右,降雨量在1000mm以下和日照時數在2200h以上的環境條件。羅望子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很嚴,在質地疏鬆、較肥沃的南亞熱帶紅壤、磚紅壤和沖積沙質土壤均能生長,發育良好,而在粘土和瘠薄土壤上生長發育較差。
地理分布
原產於印度、熱帶非洲,1900年引進台灣,東南亞國家將羅望子入菜,台灣均栽培羅望子為觀賞樹。
分類學
中文名稱羅望子,拉丁文名tamarindus indica l.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豆目;酸豆屬;羅望子種。
品種分類
其品種資源主要有以下幾種:
栽培技術
羅望子繁殖力強、生長快、結果早,實生樹3~5年生即可開花結果,7~8年生進入盛果期,經濟年限可持續60年,壽命則長達百年至數百年。
羅望子每年的4~5月發芽開放,花芽為混合芽,著生在短枝上,發芽時先長葉後開花。夏季枝葉生長旺盛,入秋即停止生長,翌年的立春前後陸續落葉。9~11月結果,越冬至第2年3~4月果實成熟,果實採收後即開始發芽開花。羅望子具有每年多次開花的習性,但春季開的花結果數量多、果型大、品質好。將羅望子引入,在台灣均栽培為觀賞樹。
食用價值
果實中的果肉除直接生食外,還可加工生產營養豐富、風味特殊、酸甜可口的高級飲料和食品,如果汁、果凍、果糖、果醬和濃縮汁、果粉。濃縮汁用於配製生產果汁等,果粉供生產多糖食品,而且種子胚乳加工製成的多糖產品,其經濟價值更高。
藥用價值
羅望子具有多種藥用和保健功能。其性甘、辛、酸、涼,有祛熱解暑、消積化食、清腦提神作用。能治緩瀉、妊娠嘔吐、便秘、小兒疳積,高血壓等多種病症。在民間醫療中,羅望子具有通便、退燒的功能。果肉可以提供纖維,對正在復原中的病患是良好的自然通便劑;而其含有的果酸則有解熱的功效。自古以來,印度便將羅望子拿來治療腸胃不適;泰國人則相信它可排除血液里的雜質,達到通血管的效果,其對人類的貢獻不可謂不大。
使用價值
該樹主根深、側根擴展,樹體高大,樹冠開張,枝粗壯堅韌不易折斷,抗旱力強,特別適應於溫度高、光照強的乾熱氣候環境中生長,為燥熱地帶的指示植物。具有很強的抗風擋雨、固土截流、涵養水源、綠化荒山、荒溝的作用,可在金沙江乾熱河谷地帶大量種植和發展。
豆樹易種易管,凡溫帶地區均宜種植,第4年開始結果,頭年畝產值約400元,第6年進入盛果期,年畝產值可達6000元———9000元,倘若廣種之,可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樹。酸豆樹全身是寶,果可制“酸豆汁”高級飲料,根、葉、花、皮、核仁均可配製藥品,其果肉有更大的藥用和醫療保健價值。現已有數家立足於海南本土資源生產酸豆汁飲料的企業。但是,對酸豆的開發利用尚處於初步階段,對酸豆的利用也僅限於生產酸豆汁上。與國外比較,酸豆的價值遠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酸豆的種仁含澱粉量高達63%,在工業上可用於彩色印刷、紙張上光、塑膠加工和瓦片、木頭粘接,且酸豆的種子粉末代替玉米澱粉,成本可節約3成。
相關研究
實驗材料和方法
將羅望子多聚糖或單獨的載體塗於經過人造日光紫外線輻射的志願受試者的皮膚上。我們使用鎳記憶法確定受試者使用的試劑的防光能力。實驗動物將用來研究羅望子多聚糖的防長波紫外線的防光能力,並研究羅望子多聚糖是否可以保護免疫反應不受因長期紫外線輻射而導致的免疫抑制的影響。
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