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m995.com.t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88
地球上最營養的超級水果-超級莓櫚
文\圖:陸人丙5
「超級莓櫚」一直被譽為「地球珍寶」、「巴西藍寶石」、「奇蹟樹」、「生命樹」…等。
我開始研究、進口、接觸、種植國外水果作物已超過十六個年頭,其中針對個人喜愛、觀察研究、與親友分享、
http://www.fm995.com.tw/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88
地球上最營養的超級水果-超級莓櫚
文\圖:陸人丙5
「超級莓櫚」一直被譽為「地球珍寶」、「巴西藍寶石」、「奇蹟樹」、「生命樹」…等。
我開始研究、進口、接觸、種植國外水果作物已超過十六個年頭,其中針對個人喜愛、觀察研究、與親友分享、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94150/
香蕉界的惡夢「香蕉黃葉病」有解!香蕉黃葉病堪稱香蕉的黑死病,全球各地的香蕉產區都飽受黃葉病所苦,一旦植株染病,葉子會轉黃、枯死,目前沒有任何藥劑可以預防或治療。
https://tw.news.yahoo.com/%E5%86%B0%E6%B7%87%E6%B7%8B%E8%B1%86-%E4%BA%9E%E9%A6%AC%E9%81%9C%E9%9B%A8%E6%9E%97%E7%9A%84-%E7%B6%A0%E9%87%91-%E6%96%B0%E5%B8%8C%E6%9C%9B-025826386.html
2019年11月01日 上稿編輯: RayPeng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BBC報導,巴西非政府組織正試著透過豆科的印加樹( Inga ),鼓勵小農利用他們的土地改善生活,降低將土地賣給大型農業公司的意願,進而減少森林砍伐。
印加樹又名冰淇淋豆樹,有300多種,是豆科植物,能將氮固定在土壤中,提高土壤生產力。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熱帶植物多樣性和生物地理學教授潘寧頓(Toby Pennington)表示,它們可以在非常貧瘠的土壤快速生長,甚至是雨林被砍伐後嚴重劣化的土壤上。「即使和其他豆科植物相比,它們的成長速度也算是非常快。更重要的是,這些樹種會長出可食用的水果,而且在整個拉丁美洲都有市場。」 厄瓜多雨林中的印加樹開花 。Haplochromis攝(CC BY-SA 3.0)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300006d98cff436e083d530a&lemmaId=19825651&fromLemmaModule=pcBottom&lemmaTitle=%E9%A3%9F%E5%8F%B6%E8%8D%89
http://www.wanwan.com.tw/redirect.php?tid=8003&goto=lastpost
作者:林文華 助理研究員 蘭陽分場 蔬菜研究室
水合歡(Neptunia oleracea)又稱「水 含羞草」,為豆科細枝水合歡屬之多年生水生 草本植物,英名為water mimosa,即為生長在 水中的含羞草。植株在水田、湖泊等水域以浮 水方式生長,如同成熟的蕹菜般以莖枝平貼水 面向四周蔓生。種名oleracea為「蔬菜」的意 思,故很早即被當作可食用的水生植物。水合 歡葉片自莖節處長出,生長旺盛的莖條在每個 莖節處均會長出腋芽,莖條成熟時每個節位皆 可長出花梗。根深紅色,主要從莖節處長出, 浮水狀態下可見每節均有放射叢生狀的紅色根 團,只要一接觸岸邊或水底土壤,即可固著植 株並持續蔓生。部分根亦會從節間莖枝表面長 出,但數量明顯比莖節處長出者少。水合歡在莖部周圍有特化的白色類海綿組織,厚約1~2 公分,內部充滿空氣,功能如浮球般使蔓生的 莖枝飄浮在水面,俗稱「浮水囊」。將水合歡 莖枝橫切,可看到內部佈滿蜂巢狀的空腔,這 些特殊的構造使水合歡莖枝比重大幅降低,有 利於植株漂浮在水面上。水合歡葉片為豆科植 物常見的二回羽狀複葉,每片葉基部的總葉柄 上通常會長出6個次級葉軸,左右兩兩對生, 次級葉軸上再長出10~16對長橢圓形的小葉。 光線良好時葉柄呈深紅色,葉片綠色,葉基部 淺綠色。水合歡葉片與含羞草相似,有明顯的 觸發與睡眠運動,因此俗稱「水含羞草」。只 要輕觸葉片,對生的小葉即開始閉合,葉柄亦 隨之下垂,相同的閉合情形在夜間也會發生。 水合歡為頭狀花序,黃色,外觀呈放射球狀, 與含羞草類似。花序上半部為可孕花,外觀可 見明顯的雄蕊,花絲白色,花藥為鮮黃色;下 半部為不孕花,雄蕊退化為瓣狀,顏色鮮黃。 在夏末生長旺盛時期,可見水合歡植株開出整 片的黃色花海,十分壯觀。水合歡新生植株起 初產生數個枝條向四週輻射生長,接著在枝條 的每個節位長出腋芽,並向兩側平行延伸,這 些延伸出來的側枝亦會長出腋芽,並逐漸覆蓋整個水面,最後形成一片綠色地毯。
分布與環境需求
水合歡確切的原生地目前尚未有定論,但 多數學者認為應在熱帶亞洲、非洲及南美洲, 目前在全世界熱帶地區多有分布。水合歡性喜 高溫潮濕,全日照的環境,在水深30~80cm流 動緩慢的水域中生長極佳,而遮陰、水中及土 中鹽份過高的環境則不利其生長。水合歡不僅 在水域中生長旺盛,在一般旱地上也可正常生 長。只要土壤不要過於乾燥缺水,水合歡仍然 生機盎然。水生栽培水合歡跟陸地生長水合歡 在外觀上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浮水囊的產生與 否。水合歡在水域中生長,只要新生莖條碰觸 到水面,即會產生浮水囊;而在陸上生長者, 則不產生,只有裸露的莖。根據本場於宜蘭地 區試種觀察之結果顯示,水合歡於台灣北部地 區的生長期主要在6月至10月間,此時生長速 度快,產量亦高,11月溫度降低,生長亦減 緩,至12月植株則完全進入休眠,地上部褐化 萎凋,葉片黃化脫落,須到隔年春未才逐漸恢 復生長,通常在梅雨季中後期開始旺盛生長。
食用方式及營養成分
除莖上之浮水囊外,水合歡莖葉均可食 用。但一般多採取長度30公分以內的幼嫩莖稍 做為料理食材使用,其他較成熟的莖枝與葉片 因纖維較多、口感較差,不建議食用。水合歡 在台灣少有食用的紀錄,然而在越南與泰國, 卻是頗為重要的水生蔬菜作物,僅次於水蕹 菜。在當地栽培時期約為5月至9月,栽培農友 採收嫩莖成把販售,亦有菜販將嫩莖上浮水囊 去除並截成約5~10公分長莖段置於塑膠袋中 販售,與台灣菜攤上常見預先去皮截段之袋裝 甘藷葉類似。泰、越地區料理方式為炒食、煲湯等,為當地的主要蔬菜之一,泰國華人以泰 語譯音稱之為「甲策菜」。本場為推廣水合歡 做為新興水生蔬菜,邀請東南亞籍人士協助開 發數十道水合歡創意料理,包含涼拌、熱炒、 煮湯及富有南洋風味的印尼與泰式做法,口味 獨特,頗值得推廣。水合歡嫩莖葉營養成分如 表一,其中鐵與鈣的含量豐富,並有多量的維 生素A,營養豐富。
結語
水合歡生長期在夏季,正值蔬菜供應量 少的時期,如果進行商業栽培應可增加夏季蔬 菜的多樣性與供給量,而且經實際觀察發現, 水合歡對颱風災害的忍受能力極強,2008年10 月薔蜜颱風侵襲宜蘭全縣,造成農作物損失慘 重,而本場位於該縣的蘭陽分場場區水田種植 之水合歡除少數葉片折損外,並無明顯受害情 形,災後植株仍維持正常生長,如果進行商業 栽培,可於風災後無間斷供應市場所需,亦無 需搶收。此外,水合歡病蟲害少,不需使用大 量農藥,可開發做為健康蔬菜使用,亦可嚐試 有機栽培,以增加有機蔬菜的多樣性。本場於 近幾年針對水合歡生育特性,開發出適合台灣 本地的栽培生產模式,利用一般田區即可進行 生產,並獲得量高、質優的水合歡產品,提高 農民或業者之獲利。
http://hoepen.blogspot.com/2013/11/blog-post_4767.html#.XmuhU6gzZPY
麻美蛋黃果【國外水果】下
https://kmweb.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news&sub_theme=variety&id=54988
樹豆學名Cajanus cajan (L.) Mills.,又名木豆、柳豆及米豆。英文名Pigeon pea、Red gram、Tree bean。樹豆為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等國家重要的豆類作物,為世界上乾豆類產量第6 名,是人類糧食及飼料的重要來源之一,可見其在豆類植物中的重要性。
樹豆的利用方法很多,未成熟的種子可當作新鮮或加工用的蔬菜,成熟的種子可磨成粉,枝條亦能當作牧草,植株直立性又能作為綠肥,尤其適合貧瘠及乾旱地區生產。
樹豆生長期間可固定空氣中的氮素,供植物體生長利用,其落葉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在乾旱或半乾旱農業條件下之地區為一理想作物。樹豆在臺灣以食用為主,大多栽培於海拔1千公尺以下之淺山坡地、丘陵地、河床地、田埂或自家園圃,分布極為零星。
樹豆生長特性
樹豆為一年至多年生的矮灌木,株高1.5到2.5 公尺,株幅1.5 到2.2 公尺,全株被有短柔毛,葉為羽狀三出複葉,蝶形花冠,呈腋生的總狀花序,花黃色或橘黃色,莢果長4 到7 公分、寬1.3 公分,每莢有種子3 到7 粒,種子圓形,其顏色有灰白、赤褐、黑色、黃色或斑紋等。
樹豆生長適溫介於攝氏18 到30 度,種子在15 度以下不發芽,雨量在700 公釐以下尚能生長良好,可以利用較貧瘠半乾旱且缺乏灌溉的地區種植。樹豆不耐寒,易霜害;又因根系淺,極易受風害,枝椏常被風折斷或植株倒伏,所以應該選擇較避風地區種植。樹豆的花序屬於無限型生長,以致開花、結莢及豆莢成熟時間參差不一,即使同一品種也會相差15 到30 天,在採收上無法一致。每一豆莢的種子數依不同品種而異。
樹豆可種植於南緯30 度與北緯30 度之間的範圍內,在印度及爪哇海拔1,830 公尺的地區可種植,但是在夏威夷海拔1,070至1,525 公尺之間的夜溫約為攝氏10 度,其種子產量為最少。在肯亞亦可種植於海拔2 千公尺的高度,但在高海拔種植易受霜害。
樹豆的授粉率及莢果的形成容易受高溫、乾燥氣候及土壤含水量影響。巴基斯坦3 月份最高溫約攝氏38 到40 度,樹豆仍可授粉成功,但到四月溫度超過40 度,就會影響授粉。光線也會影響樹豆花的發育和莢果的形成,乾燥晴朗的氣候有助於開花,而陰天潮濕的天氣會降低開花數,均勻且持續的光照是授粉及莢果形成所不可缺少的。
樹豆為耐旱作物,根據Saxena(2008)論述,印度為樹豆之發源中心,全世界栽培面積共約492 萬公頃,其中印度栽培面積即占有358 萬公頃,為世界主要生產國,孟加拉次之,中國大陸、尼泊爾及非洲地區亦有生產。
臺灣樹豆新品種介紹
臺灣地區種植樹豆的分布較為分散,樹豆經過長期栽培、馴化,各地區的地方品系頗多,品系之間植株生育習性及產量差異亦大,農民以地方品系自行留種居多,其中以花螺樹豆及白豆為主,二者皆為黃花品系。
地方品系以花色區分可分為二種:1. 黃花品系(Flavus)花瓣全為黃色。2. 双色花品系(Bicolor)旗瓣外側帶有紅色,裡側為黃色。若以種皮顏色區別又可分為黑、白、灰、棕色及斑紋等色系。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自民國91 年開始進行樹豆選育工作,樹豆的選育目標則著重於地方品系的純化、特殊種皮顏色、單位面積產量高,成熟期較為一致的矮生品種,期望選育出適合臺灣中、低海拔地區栽培的優良品種,以提高產量增加農民收益。
研究團隊歷經8 年努力,成功選育出具高產、抗病、顏色豔麗與高抗氧化力等特性的3 個樹豆新品種,於100 年經作物新品種審查會議通過,分別命名為「樹豆臺東1 號」、「樹豆臺東2 號」及「樹豆臺東3 號」。本次審查為全臺首度通過新品種命名之樹豆新品種,對臺東地區樹豆產業的發展,開啟了新的里程碑。
樹豆的營養價值與應用
樹豆在印度、中南美洲、非洲為人類重要食糧,其種子及葉片含蛋白質量高,是重要的飼料作物,葉片亦可做蔬菜食用及飼料牧草用,乾莖可作燃料,幼嫩植株可作綠肥,對土壤改良極具價值。
近年來許多報告指出,樹豆葉片抗氧化活性萃取物,可作為寶貴的天然抗氧化劑來源,並且極有可能適用於醫藥和食品工業的開發。在世界各地,樹豆葉片的萃取物被使用於治療糖尿病、痢疾、肝炎、麻疹,或作為退熱藥、穩定月經週期。在傳統的中醫療法中,樹豆的葉被廣泛應用於止血、減輕痛苦和治療寄生蟲。
樹豆的嫩莢果營養價值高,每100 公克乾豆中含蛋白質21.8%、脂肪1.00%、碳水化合物62.8%、纖維4.4%、灰分3.8%、礦物質128 毫克、鐵4.5 毫克、磷287 毫克;亦含有維生素A1、維生素B1、維生素B2 及芥酸。而豆莢內種仁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礦物質等,可當毛豆的代用品。
成熟種子可以單獨煮食,若雜味太重,可先汆燙或加食茱萸,使口感更加鮮美;燉煮排骨湯或燉豬腳湯、香椿樹豆湯,或於夏季做樹豆甜湯清涼解渴,製作樹豆米飯、樹豆雜糧粥、樹豆補酒(黑色樹豆炒熟,1/3 的乾豆、2/3 米酒浸泡2 到3 個月後飲用)等皆為美味的食譜。再者種子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利水消暑、止血止痢的效用,用途頗為廣泛。
在觀光休閒農業地區種植樹豆,到了11月至翌年2 月開花及結莢時期,遍野一片黃色或橘黃色花朵,讓人有一種清新煦麗的感覺,亦是冬季良好景觀作物;當然更期盼能積極善用生物科技,研發樹豆多項養生保健食品,讓消費者有更深的認識和利用,有助提升樹豆產業,增加農民的收益。
品種 代號 (籽實 顏色) |
株高 ( 公分) |
分支數 ( 支) |
始花期 ( 天) |
成熟期 ( 天) |
成熟 莢數 ( 莢) |
成熟莢 率(% ) |
每莢 粒數 ( 粒) |
百粒重 ( 公克) |
單株 粒重 ( 公克) |
小區 產量 ( 公克 /24m2) |
臺東 1 號 ( 白色) |
129±38 | 12.8 | 120 | 194 | 533 | 91.7 | 4.9 | 11.0 | 262 | 5,240 |
臺東 2 號 ( 茶褐 色) |
128±34 | 11.8 | 121 | 193 | 392 | 92.4 | 4.6 | 11.2 | 204 | 4,080 |
臺東 3 號 ( 黑色) |
129±42 | 12.5 | 121 | 192 | 438 | 91.0 | 4.5 | 11.3 | 207 | 4,140 |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1198
內容提供/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文/ 張富翔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3483/?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newsmarket
水稻田不一定要灌滿水,讓田地曬到龜裂可能更有助水稻生長?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系主任王裕民團隊花費十年,研究「水稻強化栽培體系」(SRI),意即多曬田、多中耕、多有機質、少苗、少藥、少水、少化肥的「三多四少友善農法」,王裕民表示,利用這種方式種植的水稻較強壯、根系較深,不但較能抵擋強降雨、颱風,也比傳統水稻種植方式節省30%的水,收穫量卻比灌滿水的稻田更多。
王裕民所領導的節水研究室,帶領來自尼泊爾、史瓦濟蘭、布吉納法索、巴布亞紐幾內亞及本地研究者跨領域合作,花費10年研究,屏科大戴昌賢校長表示,此次團隊選在台東關山的一塊貧脊農地上進行栽培試驗,成功種出優良的稻米。除大幅節約水稻用水之外,期望未來能將這項技術推廣至國際,服務更多農民。
何謂多曬田、多中耕、多有機質、少苗、少藥、少水、少化肥的「三多四少友善農法」?王裕民解釋,「多曬田」意即利用每次曬田2至3天後給水3公分的間歇性灌溉,「傳統水稻種植方式都是讓田裡充滿水,田都曬不到陽光,利用間歇性灌溉則可以讓田地曬到陽光,甚至容許田地曬到龜裂」,使水稻日益適應乾硬的田地,迫使根系長度增加,並深掘抓地至土壤底部,使得水稻根系強壯,可受風災考驗。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6552/
宜蘭縣三星鄉行健有機村為知名的有機聚落,近年更嘗試有機栽培檳榔心芋,不過,有機芋頭栽培過程不能使用農藥,病蟲害管理不易,有機肥不如化學肥料般快速,種出來的芋頭比使用農藥、化肥的慣行栽培芋頭小一號,導致農友不敢輕言嘗試。花蓮農改場開發「有機芋菜間作栽培模式」,種植芋頭的同時也能夠收萵苣,不僅提高農地利用效率,農民收入也增加。
何謂「有機芋菜間作栽培模式」?意即芋頭跟福山萵苣「間作」,以兩種作物種植在同一塊有機田的方式,提高農民的收益,蘭陽分場助理研究員林文華指出,宜蘭地區檳榔心芋多在11月間種植,隔年8月採收,芋苗剛種時還很小,畦面上剩餘空間還很寬敞,這時利用空間種上俗稱「大陸A菜」的福山萵苣,不但不影響芋苗生長,更可大幅提高有機田區利用效率。
林進一步解釋,福山萵苣適合在適合秋、冬、春期間種植,配合芋頭11月間種植,隔年8月採收的期間,福山萵苣在4月之前都適合種植,「後期芋頭會越長越大、葉子越來越多,就會阻礙萵苣生長,而且天氣也變較熱,萵苣生育力就會較差。」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0690/
一提到「瘋欉」,可說是所有種植瓜類農民的噩夢,因為通常他們不太清楚為何染上、而且只要不小心染上了就是死一大片,最糟的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藥物可以醫治,讓人簡直就是聞之色變!
http://www.ttvs.cy.edu.tw/kcc/990520m/m.htm
認識植物-密花白飯樹(又稱:白米、白飯樹)
密花白飯樹
英文名稱: Fluggein 學 名: Flueggea virosa (Roxb. ex. Willd.) Voigt |
http://book.tndais.gov.tw/Brochure/tech94.htm
西印度櫻桃之栽培與利用
文/圖 謝桑煙、王裕權、洪川智
審稿 / 農試所嘉義分所 徐信次
西印度櫻桃為黃褥花科(Malpighiaceae)常綠灌木熱帶果樹,英名為West Indian Cherry, Barbados Cherry, Acerola,其學名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古巴及中美洲等國習用Malpighia glabra L,,在波多黎各等地區則慣用M.punicifolia L.,現已經由Vivaldi氏正名為M.emarginata DC.。西印度櫻桃原產熱帶美洲,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地區的原住民早在好幾百年前即有栽種利用,後經由熱帶美洲傳至夏威夷、印度而至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他各國。台灣早在日據時代就引入栽種於植物園標本圃,1953年(民國42年)再由台灣大學林樸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蔡致謨先後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及波多黎各引進分別在台北林業試驗所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試種,其結果在嘉義生長情況良好,樹形強健,對風土適應性強,但僅止於供庭園栽培及種原保存。
http://lifeexplorer.pixnet.net/blog/post/33794710
奇蹟之樹──辣木 |
作者:周佳瑩 中央研究院生物農業科學研究所 莊秉憲 中央研究院生物農業科學研究所 陳惠民 中央研究院生物農業科學研究所 |
張貼日期:2003/11/10 |
圖說:印度傳統辣木。 |
在臺灣,已經有多處開始進行辣木的種植,產品包括以新鮮辣木葉、裸麥粉、脫脂奶粉及高鈣脫脂牛奶等製作的麵包、辣木葉茶包以及含有辣木油成分的洗面乳等。 |
http://blog.xuite.net/albert7452/twblog/86713421
背負過度期望的草莓
以下內容經當事人同意,願上網與大家分享。
網友寄來幾張照片求診,問及草莓為什麼長不好?他懷疑是青枯病危害。我們不否認青枯病危害的可能性,但照片無法明確看出來,他以快檢法卻不見菌液流,而經過用肥紀錄比對後,我們覺得因肥分過量供應而傷及根系的可能性更大。
http://www.angrin.tlri.gov.tw/grass/Napier56/Napier56.htm
呷健康、呷營養ㄟ狼尾草新品種-狼尾草台畜草五號、六號
一、高抗氧化能力、常保健康之牧草-狼尾草台畜草五號
近幾年國內生機飲食及有機農業逐漸盛行,消費者對於有機或綠色之農畜產品漸感興趣,自由基之危害日益受到重視,機能性保健的概念因此而深入到醫學各個領域。為因應產業發展之需求,畜產試驗所民國100年命名通過的牧草新品種「紫色狼尾草-狼尾草台畜草五號」,全株莖稈及葉片為紫色,目前已有多家飲料業者技轉,陸續生產具保健功能的花青素養生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