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9%83%BD%E5%B8%82%E8%9C%82%E6%BD%AE#sthash.56MYKWZH.dpbs
都市蜂潮
採訪/撰稿 陳寧
攝影 張光宗 鄭嘉明
剪輯 張光宗
清明過後,春雨暫歇,正是適合採收春蜜的季節。住在台北市信義區的這位養蜂人,動作輕柔的打開蜂箱,仔細巡視著放養在頂樓的蜂群。
蜜蜂是授粉能力最強的昆蟲,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研究發現,像是益達胺等類尼古丁農藥,只要1ppb,也就是十億分之一的濃度,就會破壞蜜蜂的學習能力,造成蜂群迷航,甚至死亡、消失。
眼看蜜蜂受到嚴重的生存危機,國內外漸漸興起城市養蜂的風潮,希望能達到增加蜜蜂族群的目標。而對低劑量農藥極為敏感的蜜蜂,也剛好可以做為都市中的環境指標。
雖然台北盆地周圍就有不少淺山,都市中也有公園綠地、行道樹等植物,可以做為蜜蜂的食物來源,不過當都市中的養蜂人越來越多,原本的蜜源卻可能不足。為了營造適合蜜蜂的棲地,松山社大講師蔡明憲不只教民眾養蜂,也呼籲更多人一起加入綠化家園的行列,不管是陽台或頂樓,都可以種些花花草草,營造適合蜜蜂生存的棲地。
松山社大開設養蜂課,幾年下來保守估計,已經有數十位上過課的民眾,開始嘗試在自家養蜂。不過大多數民眾對蜜蜂還是很陌生,甚至感到害怕,過去也有人看見鄰居在家養起蜜蜂,馬上報警請消防隊來移除,引發不少糾紛。
蔡明憲表示,養蜂不難,重要的是如何跟鄰居妥善溝通,如果在自家養蜂採了蜜,能分一點給鄰居,或者向鄰居多多介紹,讓更多人了解,蜜蜂不是想像中這麼兇、這麼令人害怕的昆蟲,對鄰里之間關係的建立,會是非常大的幫助。
為了消除民眾對蜜蜂的恐懼,蔡明憲經常到各地演講,介紹蜜蜂生態,也實地帶著民眾到養蜂場,打開蜂箱讓大家認識蜜蜂。
蜂的大家族裡,還有上萬個不同品種,其中大致可以分成社會性蜂和獨居蜂,社會性蜂最大的特徵,就是會形成蜂群,生活在一起,包括我們熟悉的蜜蜂、虎頭蜂,還有這種會嚼爛木屑來築巢的長腳蜂。
其他像是普遍被用來做為生物防治的寄生小蜂、還有會在廢棄竹竿裡鑽洞築巢的木蜂,都是自然界中的獨行俠,蜂媽媽要自己負責築巢、幫幼蟲準備食物等所有工作,又被稱為獨居蜂。
王庭碩是台大昆蟲系的研究生,他在研究蜜蜂的過程中,意外和兩位夥伴了解到獨居蜂的生態貢獻,牠們也有非常強的授粉能力,長期以來卻因為不像蜜蜂具有經濟價值,被人類忽略。他們於是設計出蜂旅館,希望能為這些被忽略的昆蟲,打造一個家,也方便民眾觀察,認識獨居蜂生態。
除了虎頭蜂對人類有生命威脅外,蜜蜂和長腳蜂的攻擊性都非常弱,獨居蜂的習性更是非常害羞,往往是見到人就躲。
只要運用簡單的自然素材,也可以自己製作蜂旅館,達到觀察目的。現在已經有不少學校,都開始在校園內放置蜂旅館,王庭碩的團隊也經常舉辦工作坊,教民眾動手自製獨居蜂旅館。
當越來越多人能認識蜜蜂和獨居蜂的生態價值,願意在自家掛起蜂旅館,或多種下幾盆蜜源植物,水泥叢林也可以成為人和昆蟲和諧共處的樂園。
https://video.udn.com/news/540398
昆蟲也有旅館可住!觀樹教育基金會位在苗栗縣苑裡鎮,「裡山塾」環境教育中心,仿照貓頭鷹等野鳥人工鳥屋巢穴,在稻田間空地釘方格木櫃,櫃格中塞滿大大小小不同的空心竹筒、鑽孔洞木頭,在田野間打造一座「昆蟲旅館」 (Insect hotel)。
裡山塾環境教育中心主任江進富表示,Insect hotel在國外住家、鄉野農場很普遍,主要是促進田野間生物多樣性,及運用大自然天敵來抑制田間害蟲。台北植物園也設有一座獨居蜂的Insect hotel(昆蟲旅館),進行長期研究、調查及戶外教學。
昆蟲旅館又可稱「獨居蜂的育嬰室」。江進富說,今年5月在裡山塾的稻田間打造一座Insect hotel設施,可供野地泥壺蜂、黃尾長腳蜂、瓢蟲等昆蟲,鑽入竹筒等孔隙中,築巢、產卵繁衍下一代。
例如,泥壺蜂在田間補捉到毛毛蟲後,會把蟲帶進巢穴內,並在蟲身上產卵、孵育下一代,並在孔隙外糊上一層泥保護巢穴。這座設施也可供暑期營隊及戶外教學學童,親近觀察野外昆蟲生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