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xuite.net/tonycjones/twblog/590425741
【食物森林-1】
周妙妃
森林是地球保護地表的方法中最有效率的。
一塊土地如果任其生長,就會先由禾草類和含羞草、大花咸豐草等雜草佔據。有了它們的根系和遮蔭,土壤多了有機質和水分,滋潤了先驅樹種的種子,很快的,就會冒出一棵棵低矮的雜木,如血桐、構樹、麗李等。它們不忌土質,生長快速,雜亂的枝條是鳥類休息、觀望的場所,也適合它們築巢繁育後代。有了小動物進駐,土壤變得更肥沃了,或許是風或許是鳥糞的媒介,接著就長出了較高大的苦楝、樟樹、黑板樹等。
這個過程進展非常迅速,大約僅需要幾年。如果無法認同這種自然的演變,叫來耕耘機犁地翻土一番,這塊土地就會重頭再來,先長雜草,再長低矮的雜木,然後是較高大強壯的樹種---。土地很自然地就朝著形成一片森林演進,不須我們勞心費神。如果要反其道而行,僅種植短期的作物,就需要永無休止的投入大量能源和心力與自然對抗,我們的現代農業就是如此。
這個小樹林隨著時間又會繼續演化,物種更多,愈來愈成熟穩定,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形成交錯複雜的生態網絡。這些森林因地理環境和氣候而有不同的相貌,相同的是它們最後會演化為一個平衡的領土,大多由多年生植物組成,而且各種不同植物親密的生長在一起,攜手合作,共存共榮。
另一種森林-
走入森林總是令人心曠神怡的。抬頭一看,上有高聳的大樹擋住炎熱的陽光,走在涼爽的樹蔭下,聞到的是肥沃土壤的淡淡霉味與枝幹深沉的味道,時而飄來陣陣野花野草的香氣。放眼看去是粗細高矮、參差不齊的小樹,雜亂中卻自然有致。有些大樹有爬籐類攀爬,小樹下則有低矮樹叢和草叢散佈著。遠方蜿蜒的步道愈來愈細,兩旁匍匐的草花覆蓋著地表,其中間雜長著一叢叢的小草。
想像一下走入一座森林,同樣是有高矮參差的樹種,只是這些樹種都是可以食用的!抬頭看看,高大的腰果、酪梨、蓮霧、芒果等擋住了部分炎熱的陽光,底下生長著木瓜、楊桃、桑葚、柳丁等,百香果和愛玉攀上了茄冬和樟樹,樹蔭下隱約看到釋迦、檸檬、和咖啡樹七彩的果實。蜿蜒的步道兩旁有玉米、秋葵、辣椒、番茄、薑、四季豆、韭菜、芋頭等,匍匐著往小徑蔓延的是萬壽菊、薄荷、蘿蔔、萵苣、地瓜葉、綠花菜、蕃杏等等。因為它是各種可食植物的森林,所以可以叫它食物森林。
森林不一定只能存在山上,也不一定只會生產木材和枝葉,為什麼不就近種在都市各角落裡,或者就種在家裡的陽台和院子?何不少種一些觀賞樹種,多種一些實用的樹種,它們除了生長水果或核仁提供食用,也是不折不扣的樹木,也有美觀多變的花、葉、果供觀賞,有些有固氮作用,有些提供建材,實用又有利環境。這些果樹下為什麼不也種些可以食用的瓜、果、葉菜呢?如此一來,可以節省農耕的面積,更有效的使用耕地,減少目前農業對地球環境的危害。
食物森林本來就存在於地球上。幾千年來人們都是到森林裡採集季節性蔬果。即使經過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的演變,較年長的人也都還記得小的時候,住家附近的野生楊桃或芭樂結有幾顆果子,只要耐心再等幾天就可採摘。有院子的住家總是種有幾棵木瓜、龍眼、芒果的,結實累累的枝條就垂掛在籬笆上,引誘著人們的心。孩子們放學時,稍微繞點路,就可以沿路採食,回到家時,肚子飽了,心裡也踏實了。食物森林不只存在記憶裡,現在也還存在許多都市角落裡,被發現時常常會帶來許多驚奇的歡呼聲,只是人們已經不再珍惜,老果樹也逐漸凋零了。
食物森林=食物+森林
相對於目前砍伐森林製造耕地,以種植短期作物的農耕方式,以食物森林來生產食物是最有益地球環境,最順應自然演變的方式了。
食物森林主要是以果樹和核果樹木加上許多多年生的作物為主軸,除了生產食物,它們也有森林的功能。現在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變遷乃是溫室效應的結果,溫室氣體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其中多數是為了都市開發與農地開墾而砍伐與燃燒森林,如能多多種樹,可以在樹林和土壤中儲存大量的二氧化碳,淨化空氣。食物森林有益地球環境的地方還有很多;樹林下的土壤可以儲存大量雨水,然後慢慢地釋出,預防洪水和乾旱;可以保護樹林下土壤不受風和雨的侵蝕;調節溫度;遮蔽我們、住家以及動物,不受風吹和太陽曝曬。樹林也是野生動植物的棲息處;掉落的樹葉可以循環土壤養分,補充土壤有機質;樹木可以防止灌溉後的鹽份結晶;等等。
食物森林對地球、連帶對我們,是較有益處的食物生產方法,它顛覆了現今的農業耕種方式。但是它能生產多少食物,和一般的農業方法比較,產量如何?所有的人都會質疑這些問題。
現今農耕與小型園藝耕作-
現今的農業耕種方式就是:單一品種的果樹和單一品種的瓜果、葉菜種植整齊,像閱兵典禮;機械取代人力,犁地翻土,大規模的耕地面積,基因改良,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等。這種生產食物方式在人類歷史上還不到一個世紀,看似有效,卻不是永續的辦法。
首先這種方式是依賴石油的,平均我們吃到的每1卡的食物要消耗10卡的石油。因為要加上製造化肥和殺蟲劑的相關化工業,機械要製造、維修及消耗汽油才能操作,還要包括食物運送、包裝、加工、集中拍賣、分配銷售、以及我們的烹調等。曾經有人計算,肯亞生產的芒果賣到英國倫敦市場的能源比是1:600。肯亞種植芒果消耗的能源輾轉到了英國倫敦食用,消耗了600倍的能源,我實在對這芒果的價格很好奇,也很好奇台灣進口水果、肉類的能源比不知為何?
所以現今食物供需體係是很浪費地球資源的,在燃燒石油的過程中產生了二氧化碳,造成地球暖化,在食物生產及銷售中製造了污染,包括肥料農藥對地下水的污染,及包裝材料等。
除了消耗地球資源和汙染環境之外,我們的三餐也要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人們付出代價。譬如大豆和玉米的大量種植不是為了食用,而是用於畜牧業以生產奶蛋肉,用於所有的加工食品,以及製造生質汽油等。這些耕地佔據了優良的土地,本可提供足夠食物給當地人民的,現在他們只好搬到城市靠勞力賺取微薄薪資,或者往偏遠的山坡地開墾。樹林被清除後,種植短期作物和使用化肥,對山坡地水土保持沒有效用,土壤流失後,土地和人們都陷入更貧瘠的窘境。這種情況在南美等熱帶雨林國家最為普遍。
所以目前食物供給系統是很耗能且破壞環境的,如果大家可以多少生產自己的食物,或購買在地生產的食物,將可以減緩不少環境的壓力。
小型園藝式的耕作方式如果要和農耕比較,在產量和金錢換算方面一點都不遜色,英國肯特一所大學的農經所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做過比較(註一)。現代農業常要計算產值,以單一作物除以每一個人力的產量為計算。但是如果把參與生產的農機和化學肥料、包裝、運送等的人力算進來,這個產能就要大打折扣。如果以單位耕地面積來算,為了方便機械耕作,現代農業浪費了不少道路倉庫等空間,不如小型園藝式的耕作方式充份利用每一寸土地。在耗能的比較上,我們已知現代農業是相當耗能的。所以小型耕作其實比現代農業來得有效率,當然,這是因為小面積的土地總是受到較大關照與利用的關係。
那麼食物森林的產能呢?食物森林裡有更多種植物,更複雜的種植技術,不像種植短期作物那麼容易形成,但是隨著時間,這個食物生產的系統會生產愈來愈多的食物,而且自給自足,有益環境。
食物森林散佈各地-
食物森林已存在上千年。較成熟穩定的食物森林散佈在世界各地,它們有個共同點,就是都能源源不盡的產出食物卻只需很少的維護。
在摩洛哥有一片二○○○年的食物森林,上有高大的椰棗,下有香蕉、橄欖、無花果、石榴、芭樂、柑橘類、桑葚、葡萄等等,裡面陰涼寧靜,身在其中無法想像外圍是無情炎熱的沙漠。
越南有一個家庭擁有的食物森林,已經經過28代,大約300年了。下有鳳梨、薑黃、草藥等,香蕉、椰子、木瓜、芒果隨處林立著,攀爬而上的有山藥、豆薯等,還有野生的蜂蜜可採集享用。
在印度南部的 Keralau 也有許多小型的食物森林。
甚至以樹為糧食作物-
食物森林除了水果或核仁可以食用及榨油或磨成麵粉供人食用,也可餵養動物或直接在樹林裡放牧牲畜,樹木的樹枝及木材可以供做建築及烹煮、取暖。有些地方的人們會做兩層式的種植,在樹下種植其它作物,譬如摩洛哥一座小島,人們常在無花果樹下種植小麥、苜蓿、及豆類,以增加收益。
早在一九二九年,美國的 J Russell Smith 就寫了一本書(註二),強烈建議美國把某些耕地改種適當樹種當作糧食,以改善日漸惡化的土地,同時增加農民收益。他調查了中國、敘利亞、希臘、義大利、瓜地馬拉和美國等國家,以角豆樹、柿子、桑樹、栗子、核桃等樹種為例,詳細記錄了以上樹種在不同國家的生長情形,包括了營養與產能的分析。這些樹種有的含大量糖分和蛋白質,有的可以取代穀類,有的可以取代玉米,有的可以做成麵粉,有的可以榨油,營養成分不輸糧食作物。其產量驚人,以一棵橡樹為例,可以年產上噸的橡實。
以樹木為糧食作物不但營養足夠,產量穩定,而且不受氣候影響,不須年年耕作,樹木強韌不需照料,而且生產期長。在突尼斯,有羅馬人種植的橄欖樹經過一五○○年還能結果。
最重要的,這些調查樹種都是存在多年,生長在地勢險惡,土壤乾旱貧瘠之處;是各地居民因地制宜,發展出來的實際案例。它們是各地居民賴以為生的資糧,彌補了人們貧困的生活環境。這些樹種生長在地勢不佳、土質貧瘠之地,根部穩固了土地,大樹蔭孕育了野生動植物,才豐富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沒有它們的貢獻,土地沖刷流失之後,生態系瓦解,人們也無法生存了。 (下期續)
(註一)
Best, Robin H, & Ward, JT, The Garden Controversy, a Critical of Food from Gardens and Farmland. Dep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Wye College, Kent, 1956.
(註二)
Smith, J Russell, Tree Crops: A permanent Agriculture, 1929
留言列表